在傳統的玻璃和瓷質絕緣產品表面╃☁✘✘☁,水膜很容易在潮溼的大氣條件下凝結在產品表面╃☁✘✘☁,如果汙染物比較重╃☁✘✘☁,溶解在水膜中的汙染物中的鹽會導致觸點不受控制的漏電和放電現象✘✘·。因為矽橡膠SIR絕緣子在表面上形成汙染層後能夠恢復表面疏水性╃☁✘✘☁,因此可以抑制洩漏電流的產生╃☁✘✘☁,乾燥帶電弧和閃爍✘✘·。但是╃☁✘✘☁,在大霧╃☁✘✘☁,細雨和酸雨等大溼空氣條件下╃☁✘✘☁,SIR絕緣子容易遭受疏水性損失╃☁✘✘☁,產生耐腐蝕效能下降以及表面退化的問題✘✘·。
如果SIR的表面具有抗粘附性╃☁✘✘☁,低表面能和超疏水性╃☁✘✘☁,則可以減少固體汙染物的粘附並獲得“自清潔”雨滴可以沖洗掉附著在其上的固體汙染物的表面╃☁✘✘☁,從而有效地抑制由於沉積在表面上的汙染物引起的表面洩漏電流和閃爍✘✘·。
迄今為止╃☁✘✘☁,使用CF4等離子體處理來使氟化聚合物表面表現出所需的低表面能╃☁✘✘☁,化學惰性和低摩擦係數的特性✘✘·。 等離子體表面處理已被證明是對聚合物材料進行表面改性的有效方法✘✘·。透過使用等離子處理╃☁✘✘☁,可以在不影響材料所需的體積特性(例如強度和韌性)的情況下╃☁✘✘☁,將介面特性引入聚合物表面✘✘·。採用CF4等離子體處理來引入聚合物表面上的氟基團是降低表面粘附性╃☁✘✘☁,表面能和摩擦係數從而形成超疏水錶面的有效方法✘✘·。 顯微鏡(AFM)觀察表面形貌✘✘·。為了表徵改性SIR的表面疏水性╃☁✘✘☁,進行了靜態接觸角(SCA)測量✘✘·。改善“ SIR”表面疏水性的原因在“結果與討論”部分中進行了詳細討論✘✘·。




結 論
1.使用在200 W的射頻功率下處理5分鐘✘✘·。透過CF4將SIR表面的接觸角從100.7提高到150.2
2.當透過射頻功率200 W的功率(處理時間20分鐘)╃☁✘✘☁,氟替代物–CH3占主導地位比氟代氫高╃☁✘✘☁,因為–CH3的光密度比為1,260 cm-1和794 cm-1處的Si–(CH3)2比原始的0.414–0.131減少更多比原始水平0.081–0.029的C–H在2,962 cm-1處高✘✘·。
3.氟主要存在於由以下元素形成的[–SiFx(CH3)2-x–O–] n(x = 1╃☁✘✘☁,2)結構中F替代物–CH3╃☁✘✘☁,因為修改後的SI上[FC]和[Si]的比例表面很小╃☁✘✘☁,變化範圍為0.0673-0.2481✘✘·。
4.歸因於改性SIR表面疏水性的等離子體處理引起的粗糙度增加或腐蝕作用和[–SiFx(CH3)2-x–O–] n(x = 1╃☁✘✘☁,2)結構的形成由F原子產生的取代甲基反應✘✘·。